资本争相布局机器人行业 多个赛道融资火热

2024-01-17 应用案例

  近日,由谷歌Deep Mind团队与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合作推出的一款名叫“Mobile ALOHA”的家用火爆全网。Mobile ALOHA能够迅速从人类演示中学习,而且它可以只通过50次的演示就能自主完成复杂的移动操作任务,合作训练能大大的提升成功率高达90%。

  一边是的不断迭代升级,一边则是资本对行业的争相布局。根据每日机器人峰汇平台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达214笔,涵盖天使轮至D轮,融资总金额超300亿元,受重点青睐的细致划分领域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同时还有工业机器人或机器人零部件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8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832亿元,2022年至2028年的CAGR为23.5%。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并发布有关产品,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浪潮正在开启。

  从2023年融资情况看,以主业为研发与制造工业机器人的斯坦德机器人为例,该公司已进行到了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主要由小米产投、中信建投进行C轮投资;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的康诺思腾,也同为C轮融资,由联想创投、中国香港新世界集团、启明等共投资8亿元;以服务机器人为主业的达闼机器人则进行了10亿元的C轮融资,由知识城集团、上海国盛投资集团等领衔投资。

  根据每日机器人峰汇平台统计,深、、基石资本、吉富创投、红杉中国、广州工控、联想创投、美的资本等逾600家投资机构均参与到2023年机器人行业投资,被投资企业大多分布在在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

  “机器人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包括人工智能、感知技术、自主导航等方面的突破。这些创新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此外,政府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中信证券预测,在2024年,将有更多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传统机器人企业的业务延伸、科技巨头和制造业巨头的跨界、以及新兴初创企业的入局。各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在产品形态、技术方案、场景选择、生态模式等方面,将呈现百花齐放。同时,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重点将从产品本身,逐步转向应用场景,预测2024年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主要是汽车和3C等工业场景。

  根据2023年机器人行业统计的融资数据情况去看,多个赛道融资火热。例如手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家庭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整机与相关零部件领域,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尚处在产业化早期,预计2024年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方案和供应商选择会有诸多变数,建议关注产业链的‘新’(例如使用新的传感器)和‘变’(例如关节执行器方案的变化)。”机械行业分析师李睿鹏认为。

  机器人行业除了在一级市场表现火热外,在证券交易市场不少公司同样动作频频。近日,两大特斯拉汽车配套供应商拓普集团和三花智控接连公布总规模逾百亿元的机器人生产基地资本预算,被业内认为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临近的标志性事件。

  据记者了解,雷赛智能最新发布的FM1无框电机和微型驱动器,主要是针对人形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关节部分,正进入试产试销阶段。2024年1月份进入小批量生产,3月份进入大批量生产销售。“公司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微型伺服驱动器、中空型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无框伺服等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董秘向少华在接受《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